中央精神
地方动态
港澳台区
国外关注
财经股市
基础设施
联系信息

oa地址:上海市李子园大厦

e-mailyidaiyilu@qq.com

新浪微博号:@一带一路
腾讯微信号:yidaiyilu
百度贴吧号:一带一路
一带一路入民心(丝路侧记)

人民日报海外版组织的丝路行活动自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开始,一路西行,途经甘肃、新疆等新丝路经济带核心地区。在10天的采访中,记者发现,“一带一路”不再只是“高大上”地出现在会议文件和媒体上的热词,也不再仅发声于官员和学者;各地政府借丝路经济带东风推出的系列改革举措,让中国西部的热土焕发生机,如春雨润物般悄悄滋润着西部地区最基层的“草根”阶层。这些曾经贫穷的民众成为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直接受益者,他们对“一带一路”不仅熟悉,而且充满期待。

时俊民,陕西省泾阳县一位普通的老茶工,已过古稀之年。原本他只是在家务农的一名退休小学老师,去年,当地政府借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推动茯茶产业复兴,时俊民凭借祖传的制茶手艺,被当地茶厂高薪聘请为技术总监。“全县像我这样的老茶工只有十几个了,年纪都很大了,都被茶厂返聘回去了。”这位极为爱茶的老茶工说。

“我的生活变化很大。工厂每月给我3000多元,加上退休工资,我在我们当地也算是高收入了,吃喝不愁。厂里还让我带工人,把这点祖上的手艺传下去。”时俊民说,“我们厂子有30多个工人,都是当地村民。他们每月也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。这些村民不再出去打工,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解决了。”曾做过小学老师的时俊民说。

记者试探地问其是否知道“一带一路”时,“一带一路?当然知道,就是因为国家的 一带一路 战略,我才能重新做茶,村里好多人的日子也都好起来。”这位淳朴的老人微微扬起了头,眼神里闪着喜悦与感激。

在新疆吐鲁番,记者遇到了导游马晓娥。这位30多岁的女导游告诉记者,“一带一路”战略让新疆旅游再次焕发生机。“现在来吐鲁番的游客明显多了,比以前增长了20%以上。以前游客多在乌鲁木齐,来吐鲁番都是当天往返。现在,我们抓深度游,游客来吐鲁番至少要呆两天,这里的酒店和饭店的收入都增加了。”

马晓娥家里还有100多亩葡萄地。“ 一带一路 战略给我们当地农民带来的变化也很大,政府正在筹建最大的国际干果城。到时候,我们的葡萄干就可以直接与客商对接,不再经过中介,我们的收入又会增加好多。”

10天丝路行,短暂又匆忙,记者只是接触了少之又少的西部基层民众,然而通过这“一斑”足以窥见,“一带一路”早已深入民心。至少,在一些贫困的西部地区,无论是生长在黄河边目不识丁的羊皮筏工,还是正在接受教育前途无限的幼童,抑或是正在找寻机会拼搏的年轻人,乃至生活在闭塞的百年古城里的妇女,他们都很清楚,自己生活的地方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新的变化。国家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会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,他们对此充满了期待和希望。

春雨已至,是好雨,定会润民心。“一带一路”的路还很长,正如马晓娥所说:“我们大新疆,有的是宝藏,只待去开发。”相信中国的西部地区会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,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光。